新闻中心     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
139-8889-9288
所在位置:首页 / 腾冲地产/人文推荐 / 腾冲旅游:保山腾冲市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--玉雕

腾冲旅游:保山腾冲市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--玉雕

近日,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(共计185项)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(共计140项)。其中,云南省围棋子云子、永子)荣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代表性项目,腾冲玉雕荣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代表性项目。

腾冲旅游


腾冲玉器是云南著名的手工艺产品。腾冲素有“翡翠城”之美誉,加之经营玉雕已有500余年历史,是西南最大的玉石翡翠聚散地。腾冲玉器以翡翠为原料,品种繁多,工艺精美,形色俱佳,主要产品有戒面、鸡心、胆坠、生肖、手镯、佛像、图章、龙凤牌、八仙、暗八仙、搬指、玉簪、耳片、挂件、手玩件和摆件等数百个品种,大多数品种出口。

腾冲旅游

腾冲距缅甸翡翠主产区仅200多公里,独具的的地理优势,使其成为我国历史上发育最早、延续最久的翡翠商贸中心,首开世界翡翠加工之先河。

腾冲玉雕所用材料为产于缅北的翡翠,其硬度为6.75-7度,仅次于金刚石。在传统工艺中,其加工方式主要是碾磨。因翡翠硬度高,不能雕,只能磨,故叫碾玉。解玉人托着玉坯,凑在解盘边沿不断琢磨。这与宋应星著《天工开物》所载: “凡玉初剖时,冶铁为圆盘,以盆水盛沙,足踏圆盘使转,添沙剖玉逐忽划断” 十分吻合。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,玉雕工艺产生了历史性飞跃,变成了电动机械化,使用品种多、速度快、精度高的人工合成金钢石粉沫工具,使雕刻既快又精,工效大大提高,工艺水平日新月异。

腾冲旅游

腾冲玉雕始于明代中期,兴于清代。《徐霞客游记》:“又有顾生者,崔之友也,导往碾玉者家,欲碾翠生石印池,杯子……” 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年,腾冲翡翠玉雕也进入了极盛的阶段,产生了许多巧夺天工的艺术品。光绪《腾越乡土志》记述:“制朝珠、手镯、簪耳、名玩器,琢磨之声彻通衢。居肆成事者数百人,散处村落数千家”,反映了清代的玉石加工盛况。据载, 1949年以前腾冲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,工匠超过3000人,解玉工30户,打眼227户、抛光工225户、大货玉匠31户、小货玉匠37户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,腾冲一直是缅甸珠宝翡翠最大的集散地、交易中心和加工基地。

腾冲旅游

腾冲翡翠玉雕工艺,薪火相传,与时俱进,能工巧匠不断涌现,解放前著名的有郭仕堂、何殿良、毕光楚、王德州等。解放后一大批玉雕人员茁壮成长,著名的有吴元奎、尹必霖、徐家凯、徐家强、段跃昌、高丽华等。近年来,腾冲玉雕获得了迅猛发展,玉雕队伍不断扩大,工艺水平日新月异,产品畅销海内外。目前全市有大型市场30余个,从业商户达1600余户,玉雕作坊300多个,加工集体20多个,个体加工户数百户,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。比较著名的有杨树明、段亚斌、杨儒、李伟先、尹可聪、尹可观、罗曾兴、杨天刚等。

腾冲翡翠玉雕是在中华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是玉文化的延续及发展的高层次,尤其是明清玉雕典籍、史料及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珍品品,富有当时的文化与工艺价值,对研究玉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向西南边疆和东南亚、南亚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证,对研究古代工艺美术乃至社会人文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腾冲玉雕雕构图考究、雕镂精细、线条流畅、结构严谨、造型优美、清新雅致、百物百样,于细微处见功夫,是腾冲最优秀的特色民间工艺品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
腾冲玉雕是一项底子厚、发展快的文化产业,市场潜力大,前景广阔,已成为腾冲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。做强玉雕产业,对腾冲旅游业及县域经济发展,构建和谐社会,乃至增进中缅友好往来和一带一路经济合作,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




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91号